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官网招生网)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官网招生网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0日讯7月11日至7月15日,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19名同学组成“力学笃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结合传媒专业特色,以“重温红色新闻记忆,赋能山东乡村振兴”为主题,赴威海市文登区,对文登红色报史、红色地名等红色文化,文登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Δ“力学笃行”实践队合影

穿梭在文登乡村的旧巷老道,实践队感受到蕴藏在土地中蓬勃的生命力——那是青山绿水,温泉涌动的生态美;是西洋参、花饽饽广销全国的生产美;是炊烟袅袅,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生活美。调研中,实践队看到,站在历史厚土上的文登,正积极拓展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回应着如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如何发挥新传青年的优势,帮助文登传扬红色文化、做好乡村品牌建设,为乡村振兴创新思路,成为实践队始终秉持的理念。

挖掘红色新闻记忆

走进文登档案馆,文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林涛向实践队员们介绍起1941年1月中共东海地委于文登抗日革命根据地创刊的《昆嵛报》报史。

“在抗战的革命岁月里,《昆嵛报》承担着引导民众的宣传作用,主要报道国内抗战形势、共产党抗日政策和东海地区抗日活动,号召民众积极投身抗战洪流之中。”林涛介绍道。

带着“问题意识”,队员们仔细查看了报纸版面和文章,发现《昆嵛报》具有语言风格口语化、通俗化、报道范围广的特点,一些报道甚至涉及国外战争。

队员们仔细查看《昆嵛报》版面和文章

“《昆嵛报》报纸排版模式不固定的形式,或许是当时极为卓越的宣传尝试了。这样的报道方式更易被群众接受,也让党的干部、群众参与办报,真正反映全党办报的特点。或许我们今天的宣传报道,也能学习这一理念。”队员贺赛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此外,林涛还介绍了《大声报》《真理报》等抗战时期相关报刊,它们都是研究的重要资料。队员们踊跃交流,针对当下报史研究中文献碎片化、资料不准确的困境提出了对应建议,并表示将积极结合图书馆数据库等资源,努力寻找辅助资料支撑,为《昆嵛报》等报史研究进一步发展、文登红色历史追根作出贡献。

Δ林涛向同学们介绍《昆嵛报》

探寻地名文化保护

走进文登博展中心,入口处的“千年古县”匾额吸引了实践队员的注意。这是2011年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颁发的。作为全国仅800多个有着上千年置县史且仍保留原名称的古县之一,文登的地名文化保护正在逐步推进。

地名不仅是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还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蕴藏着深厚文化。在打造地域品牌形象上,地名作为重要的品牌形象识别元素,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

“保留地名旧名是底线,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探寻更多扩大地名文化影响力的途径,比如打通乡村地区出行导航、快递进村的数字“壁垒”;让红色地名文化教育贴近学生,走进学校等,让人们铭记土地上悠远的乡愁。”在宋村镇南马村走访时,区民政局党组成员、三级主任科员孙国和谈起地名保护的具体措施。

Δ实践队与相关负责人就红色地名相关内容开展座谈会

“流行方式与多元化表达或许能吸引更多大学生的目光,地方可以召集年轻力量利用多样的社交平台。宣传家乡地名文化,这也是我们年轻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在调研和交流后,实践队员陈涟漪向孙国和交流了自己的感受。

Δ实践队成员陈涟漪同学发表观点

调研文化展馆建设

文登是革命老区,是一座红色之城、英雄之城,承载着“红色记忆”。文登如何赓续红色血脉?带着这样的疑问,实践队员来到了宋村镇南马村东海医院旧址。

“这个建立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胶东地区成立最早的医院,战争在哪里东海医院就驻扎在哪里,始终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同气连枝。”南马村党支部书记王金龙谈起那段历史,眼眶湿润。

Δ实践队队员参观东海医院

在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内,讲解员身穿军装严肃但有亲和力地向实践队员们讲述理琪、于得水等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她时而拿出快板,展示当地民俗文化中对于先烈事迹的赞颂;时而哼吟民谣,让文字和历史走下了展板。

展馆内还陈设了许多战争时期的影像资料、战时用具等,还有部分从当时留存下的珍贵出版物原件。队员们围着《大众报》《战时儿童报》《群力报》等报刊出版物们认真观看,以新传人的视野看待那段战火纷飞的艰辛岁月。

Δ展馆内的报刊历史资料

“从前学习报史,我还不能领会一份报刊在战争年代究竟意味着什么。但今天看到发黄破旧的《大众报》上刊载的战时消息,看到《胶东大众》这些旧时杂志被悉心地保护起来,听到讲解员讲述战士们为传递消息做出的牺牲,我才真正感受到这些纸张承载的重量。”实践队成员李兴瑞说。

探究产业发展道路

穿着防尘帽、防尘服,实践队员们走进侯家镇花饽饽文创产业基地,在文登花饽饽非物质文化遗产区级传承人林鹏的指导下,队员们纷纷动手揉面、塑形、设计,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花饽饽制作的乐趣。

Δ林鹏带领团队成员制作花饽饽

“看着林师傅做得那么轻松,却没想到实践起来这么难。”实践队成员张雅萱看着自己亲手做的花饽饽说,“听林师傅介绍,文登正对花饽饽进行产业扶持,但知名度还需进一步打响。我认为,花饽饽这种实践性、操作性强的产业,应当大力宣传它制作过程的精巧性、有趣性,才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了解完花饽饽,跟随张家产镇口子李村支部书记王文水行走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队员们聆听了王文水与西洋参的悠长情缘。

“当时只有我跟着村里的王继振书记研究中草药种植,困难得很。开荒没有粮食我们就背着干粮,没有饮用水我们还要打水。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1981年5月20日,从外国引进的12棵苗有8棵苗培育成功。”谈到这里,王文水仍然双眼发亮。

Δ王文水向队员们讲解引种西洋参的艰苦历程

实践队成员孙智蒲在对王文水进行采访后谈到:“像王书记这样,一心只为家乡发展,勤恳耕耘数十年的人,真令人佩服!我想,文登西洋参产业,不仅需要经济、政策、宣传的支持,还需要更多像王书记一样的人才支持,才能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国际。”

Δ实践队成员孙智蒲采访王文水

打造美丽乡村品牌

漫步在界石镇梧桐庵村的小道上,望眼前烟雨朦胧,嗅空中花草芬芳,实践队成员纷纷手持单反、DV,记录下这般美丽静谧景象。2017年,梧桐庵村获评“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而当地也紧抓这一自然优势,逐步出台相关举措,让自然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梧桐庵村党支部副书记于振国向实践队介绍,秉持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当地正依托昆嵛山红军展览馆、红旗教育馆等5处红色展馆,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Δ于振国带实践队成员参观昆嵛山红军纪念馆

Δ梧桐庵村村容村貌

不同于梧桐庵村的乡野怡然,“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高村镇慈口观村在推进当地民宿建设时讲求“室外五千年,室内五星级”,在提供更原生态的乡村风貌的同时又保障了旅途的舒适体验。

Δ队员使用无人机拍摄下的慈口观村

“这些村落的地理位置虽然偏远,但胜在风景宜人、设施全面。在‘太热闹’的社会环境中,现代人都喜欢追求小众、清净,或许文登的这些村子可以尝试从这个角度出发宣传,比如拍摄照片在小红书等平台发布,录制视频增加曝光,形成网红打卡点,一定能发展得更好。”实践队成员肇梓茗的相机里满满的全是村子的美景,“相机只能展示这里美的一隅。”

手捧温泉水,衔草逗小猫,实践队成员用全身心感受这里的美好,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根据两村的特色和人文风情,以录制、拍摄以及制作短视频等多种形式,针对性地记录和展现了美丽乡村风貌,并在全网多平台发布。

Δ队员拍摄慈口观村短视频

结语:

经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员们深入基层一线,对文登这座风景秀丽、文化深厚、富有活力的小城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也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作为新传青年的价值与力量。接下来,实践队队员将对调研所得进一步探究总结,并积极建言献策,以优质内容反馈社会,让调研真正发挥价值效用,为乡村振兴发展之路注入青春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张伟 报道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官网招生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官网招生网)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