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3月13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落下帷幕。闭幕式上,最为重点的“熄灭冬残奥会主火炬”环节更是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理念深深印入大家的心里。来自北京舞蹈学院25名大一新生与残疾人演员们在这场表演中共同将奔流不息的“时间”形象完美诠释,让冬残奥会在温暖中被永恒纪念。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25位大学生来自该校的中国舞党总支·中国古典舞系2021级学生。他们从去年12月份开始进入紧张的排练阶段。“小伙子们的形象和舞蹈功底都非常出色,被我们称之为‘最帅男团’,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克服了众多困难,同时也收获颇丰,有了突飞猛进的成长。”北京舞蹈学院冬残奥会临时党支部书记李馨被小伙子们的出色表现所感动。

上百次练动作克服舞种壁垒

“我们的最帅男团虽然舞蹈功底好,但他们跳古典舞的,但在排练初期遇到的第一个 难点就是打破古典舞传统表演方式。”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领队汪颖婕坦言,此次的闭幕式的舞蹈有一些现代舞和街舞的元素,节奏感强,”“最帅男团们”需要挑战自己不熟悉的舞蹈领域,从节奏、风格、韵律等方面不断调整和适应。

“最帅男团”一员史浩南告诉北青报记者,“生生不息”表演中的动作跟古典舞在基本发力方式上就有很大不同。比如,在古典舞中出手这个动作,一般会像大雁一样一点一点伸出来,但在这支舞蹈中就要像一支枪一样立刻刺出去,干净利落。“刚开始会有一些不适应,但编导团队非常照顾我们,一个一个动作单独给我们讲解,一对一反复训练上百次。”

供图/北京舞蹈学院

同时,这支舞蹈对于“最帅男团”成员们的身体素质也是一种考验。“生生不息”中的动作强度比较大,其中不乏多个直面扑倒在地、两脚不动并立直接往前趴、托举等动作。男团们在训练过程中磕碰是常有的事儿,有的曾胳膊脱臼,腰伤复发或者患上腱鞘炎等,但从来没有一位同学中途想过要放弃。王颖杰告诉北青报记者,为此,学校特意为他们准备了烤电的设备,让他们在排练空余时间能够让身体伤痛得到缓解。

在与残疾人合作中获得动力

除了突破专业的壁垒,“最帅男团”的同学们还要与残疾人合作,完成舞蹈中的托举等互动动作,与聋哑演员交流也成为必须要克服的客观障碍。“起初我们都不会手语,交流比较困难,要融入残疾人的团队比较困难,只能通过手语老师传达”。团队的另一位成员刘子明告诉北青报记者,为了更好地融入残疾人的团体,他们每逢休息时都会主动与残疾人交流,大家也都主动学习打手语。“在日常的沟通中,我们还会用舞蹈动作跟他们沟通,用手比划。他们很快就明白了。”

在与残疾人的合作中,男团们也直言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深深被残疾人的精神所鼓舞。“在训练中,他们因为先天的缺陷在动作接受上并没有那么快,但他们却从不放弃,一遍一遍努力坚持,他们对舞蹈的执着和热爱那么纯粹和那么专注,让人动容。”史浩南感慨道,每当练习累到快坚持不住时,看到残疾人们还在努力,自己就备受鼓舞,连起来也很有动力。

“通过这次的表演,孩子们的成长跟变化显而易见”。北京舞蹈学院学生领队汪颖婕表示,当他们看到残疾人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去实现心中情绪的表达和宣泄时,感受到了舞蹈本身的生命力和价值不仅仅在身体上。李馨也感慨,最帅男团的小伙子们经过几个月的排练,渐渐成长了。“他们从不谙世事、调皮惹事的大一萌新,逐渐蜕变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温度的男子汉。在带队老师的引领下、与导演组一起努力、与残疾人舞者们一起奋进,更经过了在鸟巢熬夜合成,奋力起舞的磨砺。他们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为服务保障冬残奥会开幕式,体现北舞大学生风貌,坚守岗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毛羽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网 »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